8月16日起,很多淘宝商家发现,自家店铺的商品销量展示【月销XX件】突然不见,变成【已售XX件】。
下面是官方的通知:
淘宝的这次调整,其实并不简单!淘宝每一次变动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,那这些对我们商家又有和影响呢?
1.商品销量展示变了
打开淘宝后,最新的商品搜索结果展示页面。
可以看到,在淘宝搜索框搜索关键词,会出现“综合排序”和“销量排序”两栏。
根据淘宝方说法,综合排序搜索展示,是近365天付款人数、历史累计销量,去除重复购买人数。
销量排序搜索展示,则是按近30天该宝贝买家确认收货人数,去除重复购买人数,去除退货退款。
比如,看下面的截图:
这是怎么回事?
对于商家的困惑,淘宝官方也给出了解释:
这里面有两个重点:
首先,因为平台现在还处于实验期,所以部分商家会发现自家产品展示的“已售件数”与过去一年销量对不上,线上展示的值大于了该商品过去365天的支付件数。
这是因为:平台在切一小部分流量做实验,该实验的销量统计的是,宝贝上架以来历史累计的所有支付件数。
换句简单的话说,
如果这个宝贝在架上已经待了一年以上,那么很有可能,显示的销售件数,远大于年销量。
目前这个测试还属于小范围灰度测试,如果效果好(能给商家和平台带来更好的成交、更活跃的客户行为、更稳定的转化和留存),那么也可能在未来,该规则会全量上线。
其次,新品在首次上架日30天内展示的是【XX人看过】,只有点击进入到商详页后,才可看到已售的具体数量 。
就像下面两张图,搜索页显示5000+;实际上,点进这个宝贝,显示的销量“已售91”。
2.淘宝改版,压力给到了商家
按照月销量展示,淘宝已经坚持了近20年。这次,淘宝为什么要改规则?
原因有三:
原因一、此次商品销量展示的变化,统计口径从30天变成365天,显示的年度累计总销量会很高,这主要是为了平台层面的对标。
A、作为买家,大家应该早都知道,JD和pdd平台,显示的搜索结果中,长期以来都是展示的宝贝总销量。
那么,在平台对标之下,有些消费者猛一看,就不明所以的认为:
淘宝网的销量不如其他平台,从而很可能产生平台的客户流失。
而现在,平台优化了销量显示,放大强调了宝贝的历史销售数量,给消费者带来了感受提升。
B、作为卖家,很多人也许知道,其他某些平台,包括会鼓励商家利用第三方工具,同步其在淘系的销量结果,然后显示到其他平台上。
说个开玩笑的话:
“在淘系卖的销量挺多,一迁移,显示到PDD、DY上,猛一看,好像是在它们平台卖的一样。”
这样也间接削弱了淘宝的竞争优势。
所以,平台最近一方面开始严厉打击销量同步的操作。
一方面,通过现在的新销量展示方式,也强调了自己在平台层面的竞争优势,宣誓了主权:
“来我这儿卖,你更容易出爆款!”
原因二、通过年度销量的展示,平台间接的维护了老店,老链接,可以减少甚至避免商家的流失。
老店的老链接积累销量较高,更加容易给消费者安全背书;同时老链接有足够销量基础,也意味着商家能够解决产品端的供应链维护能力,更加有品质及体验保证。
年度销量的积累,会让商家产生一定的安全感和依赖感。
简单的说,对于老款,展示年度销量,一方面,能够让买家客户能够有所依据,更有信心来进行商品的选择;
另一方面,平台也在告诉老店、大店:放宽心,踏实继续做,我记得你曾经努力的付出和爆款的辉煌!
原因三、平台对于新品的助力、对小微店铺的激励扶持。
这个是什么意思?
大家可以思考,作为新品,一般销量都还不够多。如果拼销量,看客户的选择,一般是拼不过现在的、甚至曾经的爆款。
那怎么办?
说的简单点,哪怕这个宝贝还没卖多少件,客户在搜索结果页看到的,是这个宝贝已经被几百个人、几千个人、甚至几万个人看过了。
这样的显示结果,平缓了竞争的激烈度,让新品有了不同的买家视角。
其实,给了新品更好的成长空间。
总结一下上面的三个原因:
1、平台对标、抢夺客户
2、老店老品鼓励、大店爆款扶持
3、新店新品助力、小微店铺激励
规则更改的三个信号:
1、平台更看重商品品长期的销售数据
2、增加了一部分商家弯道超车的门槛和难度
3、对于新品,给出了强力的扶持
三个方向!
方向一:新品操作。
从当前平台历史销量的展示界面来看,老品市场和新品市场未来应该会在两个不同场域竞争。
不管刷多少,平台显示的却还是:“多少人看过”。
所以,相比成交量而言,做曝光和拉新、吸引优质的客户就更为重要。同时,对于商家的选品能力、新品上新的能力,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简单的说,商家要更重视
让老客户帮忙多看看新品,积累人气,而不是上来就盲目的刷单。
另外,针对新品的成长,商家还要多掌握一些低成本但精准扫流的推广方式,能更多、更系统的掌握这些方法的卖家,未来在新品市场里会如鱼得水,快速崛起。
方向二:老品新打。
通过年度销量的展示,平台在鼓励更多的商家将优质老品新打,毕竟一年之内的销量都会记录,在搜索结果展示端口、搜索权重累积端口,都会考虑在内。
但是,商家也必须思考一个问题:老品如果没有了新品的流量扶持,那该使用什么样的爆发策略,可以快速、高成功率的重焕新生?
这就是我们说的:
方向三、销量爆款。
这个也和今年的平台政策有很大关系,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平台今年的改版细节。
比如:价格竞争力五星分级的上线、直通车新质量得分的变化、无界推广工具的升级,等等等等…
还有很多,都是和这个平台方向有关。
总之一句话:
具体先不展开描述,如有疑问,或想了解更多,可以后台咨询小玺君。
一样的,总结一下三个方向:
对于商家来说,过去一味为了短期流量和利益而忽视长远建设的打法,正逐渐变得不可取。
只有真正把产品做好,把数据分析到位,并逐步提升自己的营销和运营能力,重视积累的力量,做“时间的朋友”,才是长久之计。
而站在淘宝平台方的角度,让爆品更爆,让新品脱颖而出,才能提高平台整体的交易转化率和流量的利用率,把“流量”变为“留量”。
规则的调整并非一劳永逸。
当前,淘宝销量显示的改动还在实验期,商家需尽快看清形势,作出改变,才能率先掌握主动权。
淘宝商品销量展示变更Q&A
A:平台为了更好的服务好消费者,更好的帮助用户了解商品过往被关注及购买的情况,全网搜索销量展示进行优化.
平台于8月16日将商品详情销量展示表达由【月销XX件】全部换成展示【已售XX件】,将30天销量改成了近365天销量【已售XX件】。
统计口径:统计近365天支付的商品件数,数据更新请关注24-48小时。其中【涉及销量规则】、【不诚信经营】、【售中退款】等产生的销量不计算。
A:搜索展示销量的变化,主要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好消费者,更好的帮助用户了解商品过往被关注及购买的情况,仅是销量计算的“时间周期”有变化,其他计算逻辑都没有发生变化。
A:目前详情的销量统计口径为过去365天的支付件数。
如果有个别账号发现线上展示的值大于了该商品过去365天的支付件数,那是因为平台在切一小部分流量做实验,该实验的销量统计是历史累计的支付件数。
A:按综合排序搜索:近365天付款人数、历史累计销量,去除重复购买人数,销量数据更新建议关注24小时。
按销量排序搜索:近30天该宝贝买家确认收货人数,去除重复购买人数,去除退货退款,销量数据更新建议关注24小时。
A:你查看的这款商品是新品,新品在首次上架日30天内的展示的是【XX人看过】。
A:如果有个别商品销量展示的是已下单xx件,那是因为平台在切一小部分商品做实验。
该实验的销量统计是历史累计的所有的下单件数口径,其中【涉及销量规则】、【不诚信经营】等产生的销量不计算。
A:为了更好的服务好消费者,更好的帮助用户了解商品过往被关注及购买的情况,全网搜索销量展示进行优化,从原销量显示近30天下单该商品并付款的用户数调整为近365天下单该商品并付款的用户数。
仅销量计算的“时间周期”有变化,其他计算逻辑都没有发生变化。新品则在首次上架日30天内的展示的是【XX人看过】。
A:(1)涉及低价销量规则、不诚信经营销量等产生的订单销量,会剔除,不统计销量。
(2)售中退款会剔除销量,售后退款不剔除。
(3)搜索结果页面付款人数和商品详情页出售件数统计口径不一样,不能直接对比。
暂无评论内容